形态描述
翅展 雄32~36 mm,雌40--48mm。
形态 触角干、头部和胸部白粉浅黄色;触角栉齿肉桂黄色;下唇须白粉浅黄色,外侧棕色;腹部基部白粉浅黄色,其余各节橙黄色;足白粉浅黄色,前足胫节内面橙黄色。前、后翅白粉浅黄色,后翅后缘区涂有白橙黄色。前、后翅反面白粉浅黄色,前翅前缘有一棕色宽带,翅其余部微布棕色鳞片;缘毛白色。雌蛾下唇须、足和前翅白粉浅黄色。
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两侧宽;钩形突短粗,两叉状,各叉顶端分叉;抱器瓣宽阔,长方形,背缘呈弧形弯曲,腹缘端部呈弧形向背面强烈弯曲,顶端中部呈半圆形凹陷,形成两个侧突,背侧突短三角形,腹侧突弯曲,呈宽三角形;囊形突宽且长,呈宽舌状;阳茎粗壮,端部腹面平直,背面有一骨质化很强的丘状突起。
观察标本 2♂♂,四川峨眉山、800~1000m、1974.Ⅵ.13、王子清采;1♀,云南金平猛喇、370m、1956.Ⅳ.15、黄克仁采。
形态 触角干、头部和胸部白粉浅黄色;触角栉齿肉桂黄色;下唇须白粉浅黄色,外侧棕色;腹部基部白粉浅黄色,其余各节橙黄色;足白粉浅黄色,前足胫节内面橙黄色。前、后翅白粉浅黄色,后翅后缘区涂有白橙黄色。前、后翅反面白粉浅黄色,前翅前缘有一棕色宽带,翅其余部微布棕色鳞片;缘毛白色。雌蛾下唇须、足和前翅白粉浅黄色。
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两侧宽;钩形突短粗,两叉状,各叉顶端分叉;抱器瓣宽阔,长方形,背缘呈弧形弯曲,腹缘端部呈弧形向背面强烈弯曲,顶端中部呈半圆形凹陷,形成两个侧突,背侧突短三角形,腹侧突弯曲,呈宽三角形;囊形突宽且长,呈宽舌状;阳茎粗壮,端部腹面平直,背面有一骨质化很强的丘状突起。
观察标本 2♂♂,四川峨眉山、800~1000m、1974.Ⅵ.13、王子清采;1♀,云南金平猛喇、370m、1956.Ⅳ.15、黄克仁采。
国内分布